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

不用密碼登入,就沒有密碼外流

 



Google 建議「大多數使用者」立刻換密碼!
從這則新聞我們知道兩件事:
1 即便是世界上最富有、最嚴密防護的公司,也可能遭受攻擊。
2 密碼是導致帳號被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即然密碼記不住,乾脆就不要用密碼來登入
passkey 又稱通行密鑰橫空出世,即安全又好用
強烈建議只要支援 passkey 的服務,就趕快改用 passkey 登入,並更改密碼儲存在自己的密碼管理方案,避免造成身心的負擔。

問題大部份的網路服務都還是用密碼登入怎麼辦?
所以還是需要好的密碼管理方案。
我們常把「密碼管理」當作資訊安全議題,但其實它也和身心健康息息相關:

心理層面

  1. 壓力與焦慮

    • 現代人需要記住大量密碼(銀行、社群、工作帳號…),一旦忘記就可能導致焦慮與挫折。

    • 擔心密碼外洩或帳號被盜,會造成長期的心理壓力。

  2. 認知負荷

    • 記憶過多複雜密碼會佔用大腦工作記憶,增加心智疲勞。

    • 若缺乏系統化管理,容易產生混亂感,影響專注力。

  3. 安全感

    • 有良好密碼管理(如密碼管理器、雙重驗證)的人,通常會覺得生活更有掌控感,心理壓力較小。

生理層面

  1. 睡眠品質

    • 擔心帳號安全、臨時找不到密碼,可能造成夜間焦慮,影響睡眠。

  2. 腦部健康

    • 適度的密碼記憶其實是一種「大腦訓練」,能刺激記憶力與認知功能。

    • 但過度依賴記憶,反而可能讓人長期處於壓力狀態,導致身體緊繃、頭痛或腸胃不適。

生活與社交影響

  1. 效率降低

    • 經常花時間嘗試或重設密碼,會影響工作與學習效率。

  2. 人際關係

    • 若因密碼問題導致金錢或隱私損失,會影響家庭和人際間的信任與情緒。

改善策略

  • 使用密碼管理器:減輕記憶負擔,降低焦慮。

  • 設定多因素驗證:提升安全感。

  • 規劃統一習慣:如用公式設計密碼,讓自己容易記卻不易被破解。

  • 自我覺察:當因密碼問題感到焦慮或煩躁時,停下來做深呼吸、短暫休息。
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